高齡 90 歲的法國導演阿涅斯·華達(Agnès Varda,或譯安妮華達),被譽為法國新浪潮之母。其作品包含《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》、《安妮的海灘》、《最酷的旅伴》等劇情片與紀錄片。
日前她於柏林影展揭曉了她的最後一部長片作品《Varda by Agnès》,內容涵蓋了過去幾十年來她於各地演講的片段,儼然是一部大師講堂,完整詳述了她對藝術與生命的洞察與感想。
以下節錄《好萊塢報導》專訪片段,聽聽導演怎麼聊她看待電影與晚年的態度:
.
.
Q:『您的最新紀錄片 “Varda by Agnes” 是否就是您的最終忠告了?它是否有完整傳遞出您對於電影藝術想說的話?』
A:我拍電影從不覺得是為了要「說」什麼,我只是想要端詳人們,並將他們的故事分享出去。這就是我所謂的「電影書寫」,也就是說我們用盡各種方法,來產出一個可以分享的東西。
我拍過一些劇情電影,在當中我的目標總是聚焦在一個主角、一個情境、或一個社會,試圖揣摩並分享其中的心境歷程。我拍攝電影純粹就只是為了「分享」而已,從來就沒有一個「信息」需要被傳遞、或是被接收到。
.
.
Q:『作為一位所謂的非主流導演,如何影響了您拍攝電影的觀點?』
A:某種層面來說,我確實很少拍電影;我很少拍動作片、科幻片、或是有複雜場景的電影,因為我的野心不大。所以我就專注在分享一些人類心境上的探索。我也忠於我的理想——分享情感與印象,同時也因為我對於他者的同理心非常旺盛,我也常常趨前探索那些不被其他人述說的人群。
在我 65 年的電影生涯中,最重要的渴望就是能在不同的人們之間找到連結與關係。我從來不拍攝那些布爾喬亞與富貴階級,我一向選擇將聚光燈照在那些平凡的人們身上,並展露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、有趣、稀有、與美好的特質。這就是我最自然看待人的方式。
.
.
Q:『電影是否具有教育大眾的責任?』
A:電影總能幫助於人們找到良知。更精確來說,我的電影並不是要教育人們,而是試圖保持公允,並打開人們的雙眼。但人們進戲院總不是為了被譴責說他們看得不夠多或懂得不夠多,因此其實能接觸到的就是這麼一小群人。我總試著坦誠地分享我的想法,但我也不會自以為是彷彿知道一切解方的人。
你去任何一個國家聽聽當地的新聞,你會發現我們住在一個很艱難的世界,充斥著難解的問題與不快樂的人們。我奮力拍攝真誠的電影,但同時我也不會裝作好像我可以改變世界。JR(按:《最酷的旅伴》共同導演)說藝術可以改變世界。但我覺得應該是說,藝術可以改變人們的思維,或是改變人們看待世界與他人的方式。而我們更要深信,作一位誠實的藝術家,本身就是一個行動宣言了。
.
.
Q:『您未來還會再拍攝其他電影嗎?』
A:我會將重心放在其他的藝術型式,因為拍電影太累人了。我已經不想要再這麼努力工作了,這樣太辛苦了。我想要在家安安靜靜、享受日常、或是靜靜地追憶往事,那就會是美好的一天了。
我們已經花了一個小時討論我的工作生涯,但生命卻正在一點一滴逝去。在我這個年紀,每一分鐘多少都可以視為是最後一分鐘了。這個感受對我來說非常濃烈,並不是每分每秒,而是偶爾會想到,而這也是非常正常的。所以,我應該要好好享受珍惜現在的一切。比如像是觀賞鬱金香逐漸凋零,我愛極了。我喜歡觀看事物和人們老去的過程、我喜歡佈滿皺紋的雙手等等的一切。那是一幅多麼美麗的風景。
我們不斷地在面對死亡,而我也將在不久後死去。但沒關係的,我們終究都要去感受死亡的。而在每一天充實地活著,是多麼饒富趣味的一件事——充實的生活大概就是涉及了友情、食物、買麵包、跟烘焙坊的人們寒暄,以及創作這些元素。
-
完整原文專訪與圖片來源:
https://www.hollywoodreporter.com/…/agnes-varda-examining-h…
#安妮華達
#AgnèsVarda
#太喜歡這篇專訪忍不住翻譯一下跟大家分享